• 中国唯一一个因皇帝帝号而得名的城市
  • 跨国公司最佳投资的开发区
  • 全国投资环境40佳
  • 中国高端人才最集中的区域之一
  • 我国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
  • ISO14000国家示范区
民生发展福地
发布时间:2022-09-07 本文被阅读次数:109560次【字号:【打印】【关闭】

57fc599a17871.jpg

开发区不仅是产业的绿洲,更是幸福的家园。多年来,开发区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宗旨,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保障民生,让开发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开发建设的成果,让全区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。并逐渐形成了就业扶持、政策扶助、保险托底、教育优先、文化塑造、民居改造“六位一体”的发展方略,走出了一条极具自身特色的民生发展新路。

57fc59c3df04c.jpg

政策方面,率先取消了“三提五统”、农业税及其它各项杂费,实现了面向农民“零费用”。坚持不懈地推进“工业反哺农业、城市带动农村”,在落实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基础上,创造性地实施了“双创”(农民创收和创建“五好村、社区”和“五好家庭”)、全额担负村干部工资、采暖补贴、就业培训、助学助教、将实地人员纳入城镇养老保险体系等一系列措施,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,减轻群众负担,增加群众收入。

57fc59c8f1ae3.jpg

保险方面,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,将城中村失地超龄人员全部纳入养老保险范畴。企业养老、医疗、失业保险不断增量扩面,每年均能超额完成全年任务。加大社会救助和双拥优抚力度,每年均高标准安排发放低保、特困补贴、优抚补助等专项资金,城镇困难人口实现应保尽保。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,“新农合”参合率在全市一直名列前茅。

57fc59cf40806.jpg

就业方面,坚持以促进就业为主线,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,完善政策措施,建立了“企业点单、政府埋单”的就业机制,按照不同类型、不同群体,大力开展独具特色的专业培训、定向培训,并在学费方面给予补贴,积极帮助失地农民和困难人员就业,搭建了稳定就业的平台。

57fc59d4bf831.jpg

教育方面,在区内中学校有效开展国学、剪纸、烫画、科技等特色教育,初步形成了“一校一特色、一校一精品”的教育教学格局。下大力改善办学条件,新建了开发区第三小学、第二中学附属幼儿园、第二中学科技楼、维修校舍操场,着力加大教育经费投入,确保了全区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。积极开展城乡学校对口共建活动,实现城区优势资源逐步向乡村转移,并通过布局调整,改变了原农村学校规模小、条件差的现状,有效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。

57fc59da97e9e.jpg

文化建设方面,在经济发展进步的同时,更加注重文化事业的建设与进步。一方面,先后兴建了开放广场、森林体育公园、翔园、展园、开发区体育中心、戴河生态园等一批集文化、休闲和娱乐功能于一体的文体精品工程;建设了一大批能满足村(居)民阅读需求的图书室等各类文化活动场所,为失地农民开展文体活动提供载体。另方面,大力开展“感恩教育”活动,营造“知恩、感恩、报恩,爱党、爱国、爱区”的浓厚氛围, 让全区广大群众更加理解和支持发展建设,更加珍惜改革发展的成果。同时,积极开展独具特色、喜闻乐见的文化月、艺术节、体育健身等活动,在满足精神生活的同时,潜移默化地提升人文素质,促进思想观念、生活方式的转变,大大加快了城镇化进程。

57fc59e1f0c09.jpg

民居改造方面,开发区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改善民生、提升环境的重点内容,全力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,建成孟营、前进、渤海家园、邢庄家园、金江家园一期、金水家园等多个城市社区型安置小区,推动农村城市化,农民市民化,实现了农村环境的历史性变化,农民居住条件得到彻底性改变和提升。辖区居民过上了务工有业、居住有所、病有所医、学有所教、老有所养的幸福生活。

57fc59e7bfff1.jpg

“十四五”期间,秦皇岛开发区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,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全力建设现代产业新城,打造现代产业聚集区、创新驱动先行区、绿色智慧引领区、改革开放示范区、幸福和谐样板区。